Learning paradise
辦公室的書架上陳列著一本本裝幀精美的經管類書籍,每次路過,我的目光都忍不住停留一番,但一直沒騰出時間閱讀。終于有一天,我拿起一本《零售的哲學》,翻閱后,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……
這是一本經管類的暢銷書,在書中,7-Eleven便利店的創始人鈴木敏文先生,結合40多年的零售經驗,為讀者講述了“無論賣什么都能大賣”的零售哲學。乍看之下,一個身價過億的企業家講述他畢生的經營經驗,怎么也不是一個小職員如我所能關心的。
但讀著讀著,我發現,書中的鈴木先生并不像一個高高在上,睥睨眾生的CEO,更像是一個穩重、親切的職場領航人,用一輩子的經營故事告訴職場后輩們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。
他的文字,樸實、簡練;他的經驗,簡單、實用。字里行間充溢著兩個詞:認真、堅持。我想,這也是每個職場人想要順利通關的不二法門。
“我對零售業并無太大興趣,但當初卻依然不顧眾人反對,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這條道路,這促使我不愿半途而廢的意識變得比普通人增加強烈。”
提到7-11,我們馬上會想到那遍布街頭巷尾,有著紅綠色條帶招牌的便利店。一家家有著暖色燈光的便利店,陳列著美味新鮮的食品和飲料,已成為城市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它的創始人,鈴木敏文,從零起步,用40年的時間,將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鋪發展成為總營業額超過9萬億日元(2013年)的7&I控股集團。就是這樣一位在商界赫赫有名的零售大師,卻在作品開篇第一句寫道:
" 事實上,我過去對商品流通業并沒有什么興趣。"
原因是:
“流通行業的工作內容是出售商品、購入商品,需要縝密的心思。所以我曾認為這項工作并不適合自己。”
在作品結尾處,他又再次強調:
“我對零售業并無太大興趣……”
多么戲劇!一個對自己的事業毫無興趣的人,卻在這一事業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。
這一件似乎違反常理的事情,卻在鈴木先生身上實現了,無他——堅持。對待自己不喜歡的零售業,鈴木先生是怎么做的呢?
“常有人形容我所秉承的經營態度‘無法撼動’,稱我為‘穩健派’。誠然,認定一件事就會堅持到底、絕不妥協的姿態或許讓我在外人的眼中形成了這樣的形象。”
如今,日本的7-11便利店設有ATM,只要有需要,人們任何時間都可進店存取現金。這一便利舉措的先行者便是鈴木先生。
早在上世紀90年代,鈴木先生基于顧客調研的需求反饋,下定決心要在便利店安裝ATM。這一決定受到了來自內外界的強烈反對:金融界的專家們認為7-11作為金融外行,“即使開了銀行也注定失敗”;當項目受到重重阻礙,步履維艱,停滯不前時,內部成員也身心俱疲,對這一事業產生懷疑。
面對內外交困,鈴木先生沒有放棄,他帶著為顧客提供更多便利的初心,一邊抵住外界的批評和質疑,一邊用對待事業的誠摯和熱心帶領團隊成員走出低谷,迎難而上。
最終,“IY BANK”誕生,7-11便利店ATM業務也正式上線了。
鈴木先生的執著和堅持是一以貫之的,從另一事例中也可看出。為了進駐北京市場,鈴木先生調研了當地居民的飲食風格,決心推出“現場烹飪”服務。而要達到這一目的,必須取得明火的經營許可證。
又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任務。在申請許可證過程中,鈴木團隊“努力了多次都碰了壁”,但鈴木先生認為“如果經歷一兩次失敗就輕易放棄,那么經營將無法持續”。
他們想盡一切辦法,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案:“由專用工廠的中央廚房統一將切好的食材和調味料配送到各家店鋪,便利店只需在小廚房內完成加熱操作即可”。如今,“現場烹飪”在中國便利店市場大受歡迎。
“可能70%的人都對目前的工作抱有不滿,但又因為是自己的選擇,依然咬緊牙關努力做到最好。而這就是職場人士應有的態度,既然決定了,就一定要有堅持到底的信念。”
我們從小就被社會、學校、家庭灌輸要學會堅持,遇到困難不輕易言棄。可是,有多少人真正地在工作、生活中做到堅持了呢?又有多少人囿于行業常識或已有經驗,不敢突破,或即便跨出了也難以堅持。
工作中,面對難題、壓力,我們常常會不知所措,心生退意。但鈴木先生用親身實踐告訴我們,只要確定了目標,再大的困難也要迎頭趕上;為了實現目標,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。
不喜歡、沒興趣,這不能成為退縮的托詞,工作,更多的是一種責任,一種信念。
“既然決定了,就一定要有堅持到底的信念”!鈴木先生如是說。